RFID電子標籤與技術 改進了麻醉托盤的管理

作者:Gina Shaw

2023 年 2 月 17 日
拉斯維加斯——哥倫布 OhioHealth Grant 醫療中心的臨床藥房經理 Adam Trimble 博士說,使用射頻識別 (RFID) 標籤標準化麻醉托盤可以改善手術室的用藥錯誤,同時還可以提供可靠的 OR 數據收集,在 ASHP 2022 年中臨床會議和展覽的管理案例研究會議上。

對麻醉托盤中藥物的評估發現,在擁有 200 多個 OR 的 12 家醫院系統中存在差異。“我們發現藥物存在差異,而且沒有托盤佈局標準,這讓我們意識到對標準化麻醉托盤的需求,”Trimble 博士說。

手術室中用藥錯誤的頻率差異很大,而且經常被低估,但研究發現,這種情況下的錯誤發生頻率可能高達二十分之一 (Anesthesiology 2016;124[1]:25-34 )。最常見的錯誤包括替換、遺漏、不正確的劑量和錯誤的用藥 ( AORN J 2018;107[1]:91-107 )。

“RFID 標籤可以提供高質量的數據來製定初步的麻醉托盤建議,”他說。“從安全的角度來看,它使我們能夠輕鬆地跟踪、識別和移除托盤和盒子中的過期藥物,有助於確保不會向患者提供過期藥物。”

有許多 RFID 解決方案提供商與醫院和衛生系統合作,包括 IntelliGuard 和 KitCheck;OhioHealth 選擇與 KitCheck 合作。在將用過的帶有 RFID 標籤的麻醉托盤送回藥房後,系統會掃描該套件並將其狀態輸入系統。然後重新進貨並再次掃描、驗證和確認,然後返回到手術室。

每個 RFID 標籤都存儲獨特的數據,包括國家藥品代碼、批號和有效期。“這些標籤使我們能夠存儲更多的數據點,並提高數據檢索的效率,”Trimble 博士說。“數據存儲在一個註冊表中,使其結構化、組織化且易於訪問,從而更容易進行分析,並且它不依賴於條形碼掃描或手動文檔。”

實施 RFID 系統後,OhioHealth 能夠使用收集到的藥物使用數據創建標準化麻醉托盤,根據手術類型對托盤進行分組,並分析與麻醉負責人收集的信息。“我們確定了 66 種不同的麻醉托盤變體,包括 111 種獨特的藥物產品和 9 種不同濃度的藥物,”Trimble 博士說。常見的麻醉托盤分為四類:一般病例、內窺鏡、產科和心臟/血管。

“為了開發托盤,我們確定了一位醫生冠軍,比較了類似托盤的內容,分析了每日最大使用量和總體使用量,根據相似性創建了建議,然後收集了護理現場麻醉負責人的意見,”他說。

通過這個過程確定了幾個關鍵原則。“關於藥物,我們強調標準濃度,最大限度地使用預裝注射器並去除高濃度藥物,”Trimble 博士說。“通過移除或分離外觀相似的藥物來修改托盤佈局,將高使用率的藥物放在托盤前面,並避免‘封頂’儲存——所有藥瓶都平放。對於緊急藥物,托盤包括最低限度的必需品,以及針對特定護理地點的計劃和代碼推車的使用。”

原文網址:
https://www.pharmacypracticenews.com/Pharmacy-Technology-Report/Article/02-23/RFID-Improves-Management-of-Anesthesia-Trays/69490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電能與資料的無線傳輸技術可應用在自動鑑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uto ID) ,而傳輸電能和資料且採非接觸式自動的鑑別系統稱為射頻鑑別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RFID system)。RFID中文稱為『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由英國人(1948年)發展出來[6],用以在戰爭時,機場辨別敵我戰機時使用,而後進而由世界各國引用於不同用途。
  近年來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已經被列為未世紀十大重要技術,預估將大幅度改變人類消費習慣。該系統針對接觸式系統的缺點,利用射頻訊號以無線電波方式傳送數碼資料,因此感應器不需與接收器接觸即可做資料的交換。此種無線方式的資料傳送並無方向性的要求,且無需接觸。
RFID系統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資料,以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該系統包含三個主要之部分[8]
  1. 天線 Antenna, or Coil
  2. 感應器 Transponder, or Tag
  3. 接收器 Transceiver, Reader
感應器Transponder
  稱為感應器或智能標籤,感應器內含微細的晶片(如Philips的I-CODE)及天線(Antenna),感應器如果透過電池(Battery)作動,一般稱之為Active(主動式)Tag,主動式Tag可儲存較大的記憶體及較遠的讀取距離,但唯一的缺點為價格較昂貴而且每隔7~10年需更換電池;感應器如果靠內感電耦動作,則稱之為Passive(被動式)Tag,被動式Tag的記憶體較小,但好處是價格較具競爭力。

接收器Transceiver
  接收器最主要的功能在於接收主機(Host)端的命令,對於儲存在感應器的資料以有線(如RS422或Ethernet)或無線(如Bluetooth or GPS)方式傳送回主機,接收器內含Controller(控制器)及Antenna(天線),如果讀取距離較長,則Antenna會單獨存在。

RFID與條碼比較
目前全球之商品,都靠著產品條碼來辨別產品身份。但是條碼只能記載著產品簡單的背景,例如生產商和品項名稱,而且還得透過紅外線接觸掃瞄才能讀取數據。更重要的是目前全世界每年生產超過五億種商品,而全球通用的商品條形碼,由十二位排列出來的條形碼號碼已經快要用光了。條形碼是只讀的、需要對準標的、一次只能讀一個、且容易破損;而RFID是可擦寫的、使用時不需對準標的、同時可讀取多個、堅固全天候使用,可不需人力介入操作。所以(條形碼)Bar Code是有可能被RFID標籤替代的。

表 條碼與RFID之功能比較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整理

RFID TAG較條碼具有更多優越性如下:
1.資料可更新性與重複使用性:條碼印刷後就無法更改,故會隨著商品的壽命結束而結束;而RFID TAG則可利用相關系統不限制次數新增、修改、刪除RFID TAG內儲存的資料,因此可以重複使用。
2.資料方便辨識及讀取:條碼閱讀器需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下,使掃描光源照射在條碼上才能辨讀。RFID TAG只要花無線電波的範圍內,即可傳遞訊號。
3.可同時讀取數個資料:條碼閱讀器一次只能讀取單一條碼資料;RFID TAG的辨識器可同時間內讀取數個RFID TAG。
4.安全性:RFID TAG讀取方面皆有密碼保護,高度安全性的保護措施使之不易被偽造及變造,而條碼沒有保護措施。

美國零售業大廠威名百貨(Walmart)
要求其前100名供應商在2005年1月1日前,
必須在所有包裝箱和貨箱架上使用
射頻識別標籤(RFID tag)。
資料來源:科學人雜誌[5]

RFID特點[9]
1.數據的讀寫(Read Write)機能:只要通過RFID Reader即可不需接觸,直接讀取訊息至數據庫內,且可一次處理多個標籤,並可以將物流處理的狀態寫入標籤,供下一階段物流處理的讀取判斷之用。
2.容易小型化和多樣化的形狀:RFID在讀取上並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之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配合紙張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質。此外,RFID TAG更可往小型化與多樣型態發展,以應用在不同產品。
3.耐環境性:紙張一受到髒污就會看不到,但RFID對水、油和藥品等物質卻有強力的抗污性。RFID在黑暗或髒污的環境之中,也可以讀取數據。
4.可重複使用:由於RFID為電子數據,可以反覆被覆寫,因此可以回收標籤重複使用。如被動式RFID,不需要電池就可以使用,沒有維護保養的需要。
5.穿透性:RFID若被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包覆的話,也可以進行穿透性通訊。不過如果是鐵質金屬的話,就無法進行通訊。
6.數據的記憶容量大:數據容量會隨著記憶規格的發展而擴大,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愈來愈大,對卷標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增加,對此RFID不會受到限制。
RFID使用頻率
為避免各國無線電頻率使用標準不一,造成使用上的混亂與困擾,國際上大多遵守國際電信聯合會(ITU)的規範[12]。目前RFID使用的頻率有6種,分別為135KHz以下、13.56MHz、433.92MHz、860M~930MHz(即UHF)、2.45GHz以及5.8GHz,其各有特色和缺陷。135KHz以下傳輸距離短約10公分左右,通訊速度慢。此頻段在絕大多數的國家屬於開放,不涉及法規開放和執照申請的問題,因此使用最廣,主要使用在寵物、門禁管制和防盜追蹤。13.56MHz薄化的效果最佳傳輸距離為1公尺以下,代表性應用為會員卡、識別證、飛機機票和建築物出入管理,通訊距離10公分左右的近距離非接觸式IC卡發展快速。UHF頻段的RFID標籤最遠可達近5公尺的傳輸距離,可大幅提升現階段的應用層次,通訊品質佳,適合供應鍊品項管理,但有各國頻率法規不一的問題,現有的使用者頻率騰挪問題必不可免,否則跨區應用必然會出現管理的盲點。

表 RFID頻譜比較分析表
資料來源:Forrester Research, Inc.

RFID之爭議
1隱私權問題:RFID Journal和市場研究機構ABI,共同進行的一項名為「RFID Journal Live」的調查顯示「採用RFID技術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對企業的供應鍊進行透明管理,有效降低成本,但最近RFID的安全性也非常令人關注,很多公司推出了增強安全性能的RFID 產品。」(http://www.rfidjournal.com/)因為沒有人會因為它使用起來方便而自願讓個人隱私權曝光。
2失業問題:企業採用射頻識別系統後,將接手原來由人工完成的工作並進一步取代人工操作,其衍生而來的的問題,將是許多的勞工面臨失去工作的危機。政府與企業要共同合作來進行失業危機所需的配到措施。
3技術的突破:根據機構Auto-ID Center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即使貼上雙重卷標,RFID卷標牌仍有3%無法判讀;只貼一個標籤的吊牌則只有78%正確判讀。此外,射頻識別標籤與讀取機具有方向性及射頻識別訊號容易被物體所阻斷,亦為射頻辨識技術未來發展的一大挑戰。
4成本的降低:RFID系統不論是卷標、讀取器和天線可望隨著各大業者應用而使製造成本大幅降低,另外著名顧問公司麥肯錫分析指出,廠商不能只著眼於RFID未來價格下跌就垂涎不已,因為這項技術還需進行企業資源規劃(ERP)軟件升級,而這部份可能所費不貲。
5.國際標準的制定與推行:標準化是推動產品廣泛獲得市場接受的必要措施,但射頻識別讀取機與標籤的技術仍未見統一,因此無法一體適用。而不同製造商所開發的卷標通訊協議,適用於不同的頻率,且封包格式不一。就目前看來,現在普遍使用的134KHz和13.56MHz因傳輸距離不夠長而限制了閱讀器和RFID標籤間的傳輸距離,使得若干標籤不能有效地被讀取,而跨越UHF頻段的最大問題是既有之絕大多數的RFID系統和卷標供貨商,以及設備無法支持UHF頻段。也因此,各公司、自動識別中心與國際標準組織都正致力於訂定射頻識別標籤的標準,以求所有的標籤能與任何讀取機兼容。
結論
綜觀上述的發展,RFID技術在現今供應鏈管理的相關領域已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此議題能受到如此重視的關鍵因素,乃是RFID技術能提供即時貨品辨識、掌握貨品動向的優點。其實,RFID的應用不單只侷限在承載商品條碼的供應鏈應用上,舉凡需要自動識別的應用環境,諸如機場的行李管理、認證防盜的應用、郵件管理與貨品保管等,也都是RFID的適用對象,下表二依據RFID的頻譜分佈,整理出各種RFID技術的相關應用。當然,未來RFID的應用要能順利運作,其與近年來長足進步的資訊系統結合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換句話說,將RFID元件技術與現在ERP資訊系統作進一步整合應用,將會是RFID技術下一步的發展重點,以賦予RFID技術更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資料
[5] SCIENTIEIC AMERICAN 科學人雜誌2004 年2 月號
[6] Jeremy Landt,Shrouds of Time: the history of RFID,th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ologies (AIM),October 1, 2001
[7] 田柏冠,電能與資料傳輸技術於射頻鑑別系統之應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碩士,民國91 年
[8] Microchip Technonlogy Inc.,MicroID 125khz RFID System Design Guide., USA,Microchip Technonlogy Inc.,1998.
[9] 黃昌宏,RFID 無線射頻識別標識系統的探討(上)-《印刷新訊》第49期,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研究發展組,2003 年9 月
[10] 黃昌宏,RFID 無線射頻識別標識系統的探討(下)-《印刷新訊》第50期,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研究發展組,2003 年9 月
[11] Roland Schuler,RFID Anwendungen und Auto-ID Center Initiative,Seminar “Smart Environments” SS2004,Juni 2004
[12]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White Paper,Accenture,2001年11 月

原文網址:
http://yes.nctu.edu.tw/Lecture/NewTech/C05/RFID/RFID.htm

實現RFID成功的三個步驟。從運動場到供應鏈

發佈日期:2023年2月6日 by The Manufacturer

  今年是Mario Cardullo博士在1973年獲得射頻識別(RFID)專利的50周年。這項技術可能是 “新 “的,因為它的商業化現在才剛剛開始,其發展軌跡與20世紀70年代的條碼技術相似,但它遠非新生事物。

  事實上,截至2021年,世界各地的公司已經購買了超過1000億個RAIN RFID標籤,並且在製造、零售、醫療、體育和供應鏈環境中的全面部署正變得越來越多。

  追蹤要求和實踐是任何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食品和飲料、製藥和汽車製造、倉庫操作和零售庫存管理。

  如果你在監管要求到來時仍然完全依賴基於條碼的系統來監控和管理庫存,你會發現自己要付出代價–業務損失,罰款,或是實施RFID解決方案。

  因此,不管是什麼原因促使你接受RFID技術,你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的成功做好準備。

第一步:建立有關RFID的組織知識

  做好你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我看到很多人把RFID和條碼技術相提並論,這將使你陷入困境。這兩種技術都可以用於跟蹤和追溯、庫存控制和其他重疊的應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 “相似 “的技術。

  學習RFID的語言,多問問題。就像自動化或移動性一樣,RFID是一個廣泛的技術類別。閱讀博客文章,聽播客,參加網路研討會和行業活動,並與在RFID領域有豐富專業知識的人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如RAIN聯盟或GS1成員。

第二步:尋找一個有經驗的RFID整合商

  與那些在你的行業中擁有專業部署解決方案的人合作。換句話說,不要找一個專注于零售的整合商來做包裝/包裹的RFID解決方案。如果你是一家藥店,請確保你選擇的是有零售和醫療/製藥經驗的人,甚至可能是有食品和飲料經驗的人,如果你有這些貨物的話。

  當你坐下來與整合商交談或在現場接待他們時,首先要確定問題的範圍。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解決的問題上,或者你想用RFID達到的目標上。

  你是否需要更好的庫存可見性?你是否在努力尋找關鍵資產?你是否丟失了可退回的容器?一旦你定義了期望的結果,你就可以開始討論為達到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改變。但是,不要太快地將對話引向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

  避免過於寬泛的 “煮沸海洋 “類型的解決方案–至少在你獲得一些RFID技術的經驗之前。而且,不要過於糾結於自己對RFID技術的比較。一位RFID專家可以讓你清楚地瞭解所推薦的RFID技術是如何工作的。

  專家可以幫助你瞭解RFID和其他定位技術的區別。你可能會瞭解到,你實際上需要其他東西來實現你的目標或解決你的問題。因此,不要害怕問很多關於推薦的內容和原因的問題,以及為什麼不推薦不同類型的技術。當涉及到RFID印表機、編碼器、嵌體、標籤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記住,RFID解決方案最終是關於資料的,而印表機/編碼器的作用是確保你的標籤資料被準確有效地編碼。如果你不能相信你的標籤上的資料,那麼你的讀卡器能讀多快或多遠都無所謂。

當然,在你向老闆推薦印表機或決定購買哪種印表機之前,你還需要與值得信賴的RFID顧問溝通,確認你需要哪種類型和哪種尺寸的印表機來支持適合製造廠、倉庫或醫療環境的所有RFID應用。

  選擇合適的RFID嵌入物和標籤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RFID標籤不符合可讀性要求,或不適合你的表面或環境,你將會失去很多,包括操作的可視性、庫存、客戶的業務和競爭優勢。所以,不要只選擇別人推薦的第一個RFID標籤。

第三步:測試你建議的解決方案以建立信任

  成功的故事是偉大的,但它們並不是你的故事。僅僅因為競爭對手以某種方式使用RFID,並不意味著它是適合你的方式。同樣地,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和實施過程對你來說也是非常個性化的。

  要確保你的整合商借鑒最佳實踐和過去的經驗,但要優先考慮你的獨特挑戰、系統架構和變革管理要求。這包括由外而內的變革管理。

關於作者:

Michael Fein 負責 Zebra 無源 RFID 打印機編碼器產品組合的全球產品管理。他在 RFID 行業擁有超過 15 年的經驗,擔任過研發、工程和產品管理等職務。

2003 年,他在一家全球油墨和塗料公司工作時對 RFID 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那裡他在開發第一個高速印刷 RFID 天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自 2006 年加入 Zebra 以來,他領導了無數成功的技術開發、產品發布和 RFID 部署。

原文網址:https://www.themanufacturer.com/articles/three-steps-to-rfid-success-from-the-sports-field-to-the-supply-chain/